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宋庆龄逝世后,医院进行检查才发现其子宫早已摘除。

前言“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这句流行于民国初期的顺口溜,恰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中国政治经济命脉被控制在四大家族手中。宋家三姐妹的传奇也是让众人津津乐道,其中与孙中山先生共度多年风雨的杰出女性宋庆龄先生,她非凡的人格魅力与对国家革命卓越贡献在人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然而,宋庆龄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有亲生骨肉,晚年收养两名女孩引社会关注与争议,直到去世后医生才揭晓她未有子女的真相。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冲破重重阻挠的恋爱“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孙中山是我的至交好友,你与他要结婚?你是想气死我吗?我和他断交朋友关系,也不会同意你们二人!”1915年夏,归国的宋庆龄将自己与父亲挚交孙中山相恋的事情告知父母,震惊之际的宋父无法相信自己女儿与好友会走到谈婚论嫁这步,他强烈反对这门婚事。民国的宋氏家族靠着传教与经商在江浙一带迅速崛起,到了宋庆龄这一代,宋家的子弟都被送到国外留学,归国后逐渐登入政治舞台,宋家逐渐壮大。宋庆龄作为家中的二女,在1907年仅15岁的她就带领着妹妹宋美龄远渡重洋,赴美进入威尔斯利女子学院就读,进行学术上的深造。国内时局动荡,宋家也卷入革命浪潮,为保证家人安全,学成的宋美龄被送往姐姐宋霭龄的身边,来到日本暂避风头与孙中山相识。由于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是坚定地革命党人,与孙中山信仰相同,道路相合,加上自己的大姐宋霭龄一直担任孙中山的助手,年纪轻轻的宋庆龄耳濡目染便对革命理想充满敬意。1914年9月宋霭龄因结婚事宜不能继续担任孙中山助手,思来想去后决定将精通外语的妹妹宋庆龄安排接替工作,宋庆龄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顺利地帮孙中山起草文件,极大地减轻他过重的工作量。随着时间流逝,宋庆龄与孙中山的频繁接触让她逐渐对眼前男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两个契合的灵魂一拍即合,感情逐渐发生变化。可横在二人间的年龄差距让宋庆龄犯难,她深知孙中山与父亲的关系,踌躇间她一直迟迟不肯接受孙中山的心意。直到一封饱含深情的亲笔书信被递交在宋庆龄手中,她一遍遍细细读着信中的话语,最终选择在清晨时分与父母坦白自己想与孙中山结为夫妻的想法。如此离经叛道的言论让宋父难以接受,他从未想过女儿忤逆自己的场景会出现在宋家,虽宋家与孙中山存在革命联系,可女儿与自己父亲挚友结婚简直荒唐至极。然而宋家父母却小瞧了下定决心的宋庆龄,被关在家中数日的宋庆龄,最终留下一封离别信,趁着父母不注意的片刻,从窗户一跃而下奔向孙中山的怀抱。宋庆龄眼角的余光瞥见飘动的窗帘,她知道疼爱自己的母亲正立在窗边悄悄流泪,可她担心自己回头多看一眼,就会因母亲的不舍而选择留下。同年10月24日下午,孙中山在车站与宋庆龄会合,次日二人便在当地办理了结婚手续,彼时孙中山49岁,而宋庆龄刚刚22岁。远在中国的宋家父母虽不赞同两人的结婚,但父母爱子的情感最终迫使他们点头,并且为打破社会上关于女儿与孙中山不好的流言,夫妻二人还为女儿补办了诸多嫁妆,送往日本。面对父母远渡重洋送来的丰厚嫁妆,宋庆龄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她跪坐在嫁妆前轻轻抚摸着母亲为他刺绣的婚服,势必要将父母的爱意深深嵌入心中。痛失爱人与孩子“砰砰砰——”接连三声炮声的响起让整夜心惊胆战的宋庆龄心中得到一丝慰藉,嘴角浮起一丝笑意,这是孙中山离开前与她约定的顺利逃脱,抵达安全地点的信号。在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各地军阀蠢蠢欲动,尤其以陈炯明为首的粤系军阀更是直接造反,在1922年5月15日的深夜,悄悄将越秀山孙中山所在的粤秀楼包围进行轰炸。彼时孙中山与宋庆龄刚刚迎来他们的爱的结晶,这份突如其来的喜悦让原本紧张焦灼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温馨色彩。睡梦中的宋庆龄因怀孕艰难,身体状况格外虚弱,常常需要少剂量助睡的药物才能安稳睡上一觉。一旁的孙中山突然听见枪炮的隐约轰鸣声,意识到危险来临之际,他连忙叫醒熟睡的宋庆龄。“陈炯明带着军队围攻总统府是冲着你来的,而非我,你应该尽快让护卫带着你撤退。若是我们一同离开,目标太大必定会被发现的!”睡梦中清醒过来的宋庆龄,面对突发的危机她思索后,决定让丈夫孙中山自行撤退,等到他抵达安全地点后,自己再找空脱身。面对身怀六甲的夫人,孙中山怎么能忍心抛下自己心爱的妻子与未出世的孩子,自己独自离开。可面对妻子强硬的态度,孙中山一再确定了宋庆龄的安全后,含泪与宋庆龄告别。“打倒孙文!打倒孙文!”的叛军怒吼声此起彼伏,似乎要将宋庆龄的耳膜震破,在护卫的掩护下,宋庆龄与一众人躲在粤秀楼中最为隐蔽的房间,躲避着炮火的攻击。密集降落的炮弹让整栋楼都在颤抖,墙面上不断掉落碎瓷砖与墙块,为避免自己与孩子遭受到伤害,宋庆龄强提精神,时刻注意四周的动静,直到听见三声信号传来,她才稍稍放松片刻。在确定孙中山的安全后,宋庆龄冒着叛军的炮火从粤秀楼的后侧通道悄悄出逃,为分散叛军的注意力,宋庆龄将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散落各处,以此躲避他们集中追捕,趁着混乱之际逃出包围。一夜惊险逃脱让宋庆龄精疲力竭,刚到避难所的宋庆龄因过度惊吓以及劳累而晕倒在地,在安排医护人员进行紧急抢救后,才勉强保住她的性命,可承载着孙中山与宋庆龄美好祝福的孩子,还未出生睁眼看看这个世界就已离开。如此致命的打击让本就身体情况格外虚弱的宋庆龄更加颓丧,极度痛苦下她几乎要全面崩溃,而丈夫仍在不断逃亡的路上,双重压力下她再次病倒。似乎命运注定要与她不断开着玩笑,还未从失去孩子的悲痛中走出来的宋庆龄,又迎来丈夫因病离世的噩耗,再度被推到风暴中心的她,强撑身体,全身心投入丈夫遗留下来的事业里。养女身上弥补遗憾宋庆龄独自为中国革命奋斗多年,新中国成立后,她仍旧奔走在一线,处理各项工作,直到1957年,一个小生命突然闯入她的生活,这才带来久别的温暖与希望。宋庆龄的警卫员隋学芳一家住在宋庆龄的住所,1957年隋学芳的女儿降生,粉嫩软萌的婴孩让宋庆龄仿佛看到自己孩子诞生的幻想。原本在隋学芳怀中哭闹不止的女儿,一被宋庆龄揽入怀中便发出爽朗的笑声,如温暖春风轻抚冰冻大地,宋庆龄多年未能圆做母亲的遗憾在这一刻得到释怀。起初隋学芳并没有将女儿送给宋庆龄抚养,直到两年后夫妻二人再度迎来小女儿,因分身乏术,决定将大女儿隋永清托付给宋庆龄。彼时宋庆龄进入耄耋之年,平日冷清寂静的家中突然添了一个粉嫩的小娃娃,这倒让宋庆龄有些手足无措,调皮捣蛋的隋永清常让宋庆龄心惊肉跳,时刻紧盯着生怕磕了摔了。不过母女二人因此格外温馨,宋庆龄也在痛失孩子与丈夫多年后,重回当年血色蓬勃的模样,宛若新生。1966年因工作调动问题,宋庆龄动身离开上海前往北京,考虑到隋永清留在亲生父母身旁更好,因此直到三年后,她才与隋永清再度见面。正是隋永清的陪伴,帮助宋庆龄度过那段艰难的岁月,一声声的“妈妈太太”抚平了社会政治带给她的痛处。恶语伤人六月寒,不知何时关于宋庆龄晚年怀孕的流言肆意横飞,各种侮辱人格的话语传入宋庆龄的耳中,坚持清者自清的宋庆龄以沉默回应了这些流言。无中生有的诽谤让宋庆龄内心承受了极大的痛苦与压力,面对流言蜚语的肆意侵蚀,她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最终被迫住院进行休养。然而这些流言仍旧没有要停止的意思,住院后的宋庆龄逐渐出现各种身体问题,1981年宋庆龄因病离世,直到这时,那些无依据的说法仍在流传与扩散。最终院方实在看不下去,直接找到了当年宋庆龄的病历,公布了其中的详细,宋庆龄在流产后因患有阑尾炎,在进行手术时发现子宫的病变,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将子宫切除。这份迟来的报告平反了宋庆龄的冤屈,但流言横飞的多年里,无端传播的言论难道不是对革命先辈的侮辱与轻薄吗?,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到: